星期日

2009年1月考研心理学部分试题解析(三人行版)

来源:http://3wwww.blogspot.com
  简答题
  66.简述心境,激情,应激的含义及特点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的时间在所产生的情绪心境、激情、应激是人类较为典型的情绪状态。
  1)心境(mood)是指人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它的持续时间受客观刺激的性质以及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影响。
  2)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强烈、爆发、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另外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当然,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它也是我们上进的强大的动力,所以,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激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3)应激(stress)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境以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在应激状态下会产生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67,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是20世纪四十年代一种重要的价格理论。特质是人格特质理论的核心概念,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在个体身上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首要特质,这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到10个;次要特质,这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之外,其它人很少知道。
  68,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4)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69.简述测量误差的含义,分类及控制测量误差的方法
  在一切测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所得的观测值并不准确地等于被测之量的真值。二者之差称为测量误差。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来来源,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常见的影响测验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测验自身、施测过程、受测者。
  (1)测验自身
  测验自身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验的编制过程,其中项目取样影响最大。测验所要测量的内容是什么,测验的项目能否代表这些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当测验的项目较少而取样缺乏代表性时,被试的反应很难代表其真实水平。对于有些类型的项目,例如是非题、选择题,被试可能凭猜测作答,从而降低分数的可靠性。此外,题目用词模棱两可,或对要求叙述不清等,也都会带来误差。
  (2)施测过程
  在测验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很多,如测试环境、时间、主试者、意外干扰、评分记分等。
  (3)被试因素
  在测量工作中,最复杂的和最难控制的是由被试本身引起的各种误差。测验中被试的应试动机、被试的焦虑、测验经验、练习效应、反应倾向和生理变因等因素都会带来误差。
  70.简述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的含义及其关系
  假设检验中主要有两类错误,I型错误和II型错误。当虚无假设H0本来是正确的,但拒绝了H0,这类错误称为弃真错误,即I型错误,由于这种错误的概率用а表示,所以又称为а型错误;当虚无假设H0本来不正确但却又接受了H0,这类错误称为取伪错误,即II型错误,这类错误的概率以β表示,因而又叫做β错误。
  两类错误的关系:
  1) а+不一定等于1。因为а和β是在两个两个前提下的概率,不能在同一概率分布下进行计算。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а和β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增大。
  3)统计检验力
  1-β反映着正确辨认真实差异的能力。统计学中称1-β为统计检验力。
论述题
  71论述注意的分配的认知资源加工理论和双加工理论,请举例说明
  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是关于注意分配的理论,这两种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以往理论试图解释注意对信息进行选择的机制,这两种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注意,即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1) 认知资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与其把注意看成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不如看做是一组对刺激归类或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或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的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例:对一个熟练的司机开车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们可以毫无困难的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但是当交通非常拥挤时,他们就必须小心翼翼的开车,这时他们和别人的谈话不得不停下来。
  这一理论有效地解释很多注意现象,但是一种循环论证。
  2)双加工理论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
  例:我们通常可能做好几件事情,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路边的风景,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个体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认知过程上。
  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后,有可能变化自动化加工。例如:初学骑车时,需要全神贯注,当经过不思练习,已经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时,就可以边骑车边和别人聊天。
  72.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一、影响发展的三个因素
  1)生物性成熟(biological maturation):受遗传影响,父母或教师除了给孩子健康成长必要的营养和照顾,对孩子认知发展的生物性成熟因素影响很小
  2)活动(activity):随着身体的成熟,人作用于环境和从环境中学习一些东西的能力渐增。比如:当孩子的协调性有了一定的发展,他通过玩跷跷板,可以把握平衡的原理。通过观察、探索、测试,我们在作用于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过程。
  3)社会经验(social experiences):认知的发展受社会传播(social transmission)或学习别人的影响。如果没有社会传播,我们就要从新创造或发现所有的人类知识。
  这三者共同起作用,影响认知发展。
  二、建构主义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为了说明这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是如何变化的,皮亚杰首先引出了图式(schema)的概念。所谓图式,在皮亚杰看来就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握拳反射、吸吮反射等。为了应付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的图式。同时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变化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个过程完成的。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也就是说,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顺应就是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即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有机体就会对自身图式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境。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
  三、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见表2-2)。在皮亚杰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在同一年龄完成相同的阶段。但是,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顺序是一致的,前一阶段总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阶段的发展不是间断性的跳跃,而是逐渐、持续的变化。随着儿童从低级向高级阶段的发展,他们由一个不能思维,仅依靠感觉和运动认识周围世界的有机体逐步发展成一个具有灵活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的独立个体。
  四、教学工作的启示
  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到:
  第一,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建构知识;
  第二,要重视学校的课程设计,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体现不同的难度水平,制造认知矛盾,促进学生的同化和顺应过程;
  第三,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社会互动的活动,提供概念的实例,为认知发展过程提供环境资源。
  第四、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73.三个图表(柱状图),健忘症患者和控制组的,分别在自由回忆和知觉辨认条件下的正确率
  1)实验目的是什么?
  研究健忘症患者在知觉辨认能力方面是否与正常人存在差别。
  2)分析自变量,因变量?
  自变量有两个:被试和测验类型。被试变量有两个水平:健忘症患者和控制组的,测验类型也有两个水平:自由回忆测验和知觉辨认测验。
  因变量为自由回忆能力和知觉辨认能力,因变量指标为正确率。
  3)根据三组图表解释实验结果。
  第一种结果说明,健忘证患者在自由回忆和知觉辨认能力方面都低于控制组,这提示我们健忘症患者不仅记忆方面存在缺陷,知觉辨认方面也有障碍,可能是知觉辩认不足造成了记忆的缺陷,也有可能是长期记忆的障碍影响了健忘患者的知觉能力。
  第二种结果表明,健忘证患者在自由回忆方面都低于控制组,而知觉辨认能力方面没有差异,这说明健忘症患者只存在记忆能力的障碍知觉辨认不存在障碍。
  第三种结果表示,健忘证患者在自由回忆方面都低于控制组,而知觉辨认能力方面高于控制组,这说明健忘证患者由于长期记忆障碍,为完成认知任务,在其它认知能力方面可能进行补偿,在本实验中健忘症患者在知觉辨认方面进行了补偿,健忘症患者在知觉辨认能力方面高于控制组。
  试题点评:
  总的来说今年试题还是以传统型的题目为主,即以识记为主,所以考生把大纲分析透,把书本知识背好,得到大部分分数还是没问题的。题目难度还是比较适中的,基础与能力并重,细节与综合并重。这也是我们三人行教育一直关注和强调的!从今年的题目本身看,大多都与我们平常强调的内容相关。从今年的出题思路上来看,今年和以往一样严格以大纲为依据,以传统型题目为主。
  最后,三人行教育祝大家梦想成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