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碧玉双兽耳活环炉(乾隆款)

来源:http://3wwww.blogspot.com
玉器生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国古代玉器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经历了长达六七千年的诞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清代玉器生产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清代宫廷玉器,其数量、品种、加工技术、装饰纹样等,均处于玉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其间全盛时期为乾隆时期。乾隆玉器数量之多,材质之美,做工之细,题材之新,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中仿古玉器的大量制作,更加烘托了宫廷的庄重气氛。开封市博物馆珍藏的乾隆款碧玉双兽耳活环炉,可谓是清宫仿古玉器中的佳品。  乾隆款碧玉双兽耳活环炉,为清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根据皇帝的旨意,用和阗碧玉仿西周青铜簋的造型做成。炉高19厘米,腹围58厘米,口径15.4厘米,玉料重3285克。炉侈口,束颈,鼓腹,最大腹径在炉腹中部,圈足。双耳为龙形,各套圆环一只,龙张口衔于口沿处,双角作螺髻状,龙身刻划有卷云纹。器身带有扉棱,颈部浅浮雕双龙纹,腹部以扉棱为中线,以云锦纹衬底,浅浮雕兽面纹,两侧作对称排列。最上端为云头形双角,其下为“S”形长眉,眉下有目,目下为云形缭牙,两侧以蜷曲的龙纹作兽身,龙纹为侧身爬行状,龙嘴开启,上唇上翻,龙尾弯曲上卷,生动传神。兽面纹的角、眉、目及身躯等各部位均雕刻有云头纹。圈足矮而外撇,并有“乾隆仿古”四字双行隶书款,反映了乾隆皇帝“返朴还淳”的审美情趣。此炉带盖,盖为红木制成,炉顶为青玉质,以镂雕技法雕琢鹭鸶簇莲纹样。此炉造型古朴,技法娴熟,在玉料的选择上也独具匠心,玉色深沉,极似青铜器端庄肃穆的韵味。  乾隆年间,清军已入关一百多年,经历了康乾盛世,政治安定,经济发达,城市繁华,玉雕业蓬勃发展的社会条件完全具备了。另外,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玉作、如意馆以及北京、苏州等地名工荟萃,技艺高超,发展玉雕业的技术条件也完全具备了。尤其是乾隆二十四年,清军平定了新疆回部大小和卓木之变,玉材运输的渠道打通了,玉石源源不断地进入内地和宫廷,这对玉雕业的发展是极大的促进。以上这些条件奠定了乾隆时期玉器行业空前发展的繁荣局面,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宫廷玉器的生产更加具有代表性,不但数量和种类有所增加,造型也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乾隆皇帝本人非常喜爱古玉,他在大力收集古代玉器的同时,还从即位早年就命玉作工匠按照《考古图》的式样琢制仿古玉器。自乾隆二十五年开始,新疆地区每年向朝廷纳贡玉料四千斤,玉料的增多,促进了玉器制造业的增加。这时,城市经济繁荣,富有的商人、庶民也在购买各式玉器,玉器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加强竞争,迅速成交,市场上随之出现了样式庸俗、做工粗糙的“俗式新样”,为了扭转、扼制这种玉厄现象,乾隆四十年以后,乾隆皇帝更加大力提倡制作仿古彝玉器,希望籍此将制玉业引上古典朴雅之路。通过乾隆皇帝自上而下的干预和引导,仿古玉器得到很大的发展,逐渐成为当时玉器的主流。至乾隆末年,玉厄现象基本得到纠正。乾隆仿古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仿古彝玉,在器形、纹饰甚至是外部颜色上仿古青铜器,再现了青铜器古朴稳重的艺术韵味。仿古玉器模仿的对象除了商周青铜器,还有《考古图》、《博古图》和《西清古鉴》等图录上的样式。仿古玉的主要器型包括玉鼎、玉尊、玉簋、玉卣、玉壶、玉觥和玉炉等,玉质好,多用于陈设;另一种是仿汉代玉佩饰,佩玉是乾隆仿古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种极其丰富,造型也多种多样,其中许多器物都是摹仿汉代风格并采用镂雕方法,所饰纹样大多是按照汉代玉雕图案构成的。我馆这件以青铜簋为蓝本的仿古玉炉,器形、纹饰惟妙惟肖,工艺技法也极为高超,甚至连色泽都接近于青铜器上的绿锈,非常精美。  此炉的炉顶,通高4.2厘米,宽5.3厘米,通体采用多层镂雕。顶部由两片荷叶及两根莲藕组成,其中一片向内翻卷的荷叶背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阴刻的双直线叶脉纹,近荷叶边缘处分叉;荷叶下面水草穿插交织,水草为立体形,弯曲自如。两对鹭鸶栖息其间,各据一隅,形态各异。有的昂首望天,有的俯身觅食,有的回眸观望,姿态优雅闲适。鹭鸶阴刻椭圆形眼,头部雕刻简洁,身体刻划单细阴刻线象征翼羽,清晰流畅。椭圆形平底,粘合于红木之上。玉质莹润,雕工朴实自然。  所谓“炉顶”,即铜炉、玉炉等香炉炉盖上的纽,其名称来自史籍记载。现在见到的早期玉炉顶为宋金时期的作品。炉顶尺寸不大,做工均极精好,多采用镂雕技法,其下可接木盖。炉顶题材丰富,有鸳鸯卧莲、鹭鸶荷叶、山石人物、祥云牡丹、双螭抱石等,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炉顶在考古发掘中从宋至明都有出土,在故宫收藏的数百件传世品中,以元代的为最多,雕琢水平也较高。1952年,上海青浦区北庙村元至正十一年的任明墓,出土了一件青玉鹭鸶荷叶玉炉顶;1974年,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一件鹭鸶荷叶玉炉顶。我馆的这件玉炉顶与出土的这两件与炉顶的雕琢技法及时代风格基本一致,结合纹饰、形制、琢工等方面分析,这件炉顶的年代应在元代。  关于炉顶的用途和年代问题早在明代就有过一场争论。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荻编》卷二十六中指出,炉顶应是元代王公贵族的帽顶,同时代的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提到,炉顶与帽顶同时代并存,但未谈及两者各自的形制及区别。那么,这种透雕小玉饰本来就是炉顶,还是由元人的帽顶改作的呢?  据史载,元朝时候,王公贵族均戴大帽,帽端装饰珠宝玉翠用来表示身份品级的高低,成为当时的风习。至明代中期以后,帽端装饰珠宝玉翠的制度逐渐废除,时人视旧物弃之可惜,而改作他用。明代晚期,一些焚香的香炉由实用器逐渐发展成为珍赏文玩,出于宝惜,为之配置底座和盖便成为风气。在木盖之上加配玉雕捉手,使之观赏性更强。所以,当时就出现了有专为器盖而制作的炉顶,也有把制作精巧的玉帽顶改用作炉顶,不论新玉旧玉,只求与炉的韵致相适。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清代。

没有评论: